六旬老人學無人直播,兩月狂賺十余萬?警惕!短視頻培訓背后陷阱-1.jpg (26.74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2024-10-19 11:20 上傳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已成為新的風口。不少機構看到了這一商機,紛紛推出各種培訓課程,承諾高額回報,吸引了大量渴望通過短視頻帶貨致富的人群,其中不乏中老年人。然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承諾背后,卻隱藏著不少陷阱。
最近,一則關于65歲老人通過學習無人直播,兩個月賺取11.8萬元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這則消息來自某短視頻培訓機構的公開課直播間,主播在課上大肆宣揚無人直播的賺錢效應,聲稱只要跟著他們學習,就能輕松實現月入過萬。
六旬老人學無人直播,兩月狂賺十余萬?警惕!短視頻培訓背后陷阱-2.jpg (44.39 KB, 下載次數: 44)
下載附件
2024-10-19 11:20 上傳
相關部門調查發現,這樣的宣傳并非個例。不少機構在直播中夸大其詞,承諾學員可以在短時間內學會短視頻帶貨、圖文帶貨、無人直播帶貨等技能,并獲取高額回報。一些主播甚至聲稱,只要學員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能保證每天收入上千元,甚至破萬。
六旬老人學無人直播,兩月狂賺十余萬?警惕!短視頻培訓背后陷阱-3.jpg (32.08 KB, 下載次數: 51)
下載附件
2024-10-19 11:20 上傳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不少消費者繳納了數千元學費后,卻發現培訓課程質量低劣,承諾的收益根本無法實現。有的課程甚至是群播,與直播中承諾的一對一教學大相徑庭。更有甚者,一些機構在收取學費后,便玩起了失蹤,授課教師和客服均失聯,學員想要退款更是難上加難。
以河北退休老人李麗為例,她通過一名“小助手”發來的鏈接進入了博湛商學院的公開課直播間,并購買了價值2960元的“圖文帶貨1V1會員課程”。然而,課程開始后,她發現培訓并非像老師說的那樣親自帶學員,而是群播課程。所謂的圖文帶貨,也只是讓學員自己去找素材復制粘貼。當她聯系客服要求退款時,卻遭到了拒絕。在向多方投訴后,才勉強要回了1000元。
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廣東的吳先生也向當地相關部門反映,他的父親在機構的“忽悠”下,花費2580元報名了一家機構的“短視頻與直播帶貨訓練營”。然而,課程并未帶來任何收益,當吳先生聯系機構要求退費時,也未獲得任何回復。
相關部門經過調查發現,這些機構在引誘消費者購買課程時,套路環環相扣。他們先是通過直播鏈接引導、電話短信轟炸等方式,向中老年人發送免費學習課程的誘餌。在直播中,他們夸大課程效果,承諾高額回報,甚至打出“感情牌”,聲稱是某視頻平臺官方合作的老師,親自帶學員。當消費者被吸引后,他們便開始進行饑餓營銷,聲稱名額有限,催促消費者盡快繳費。
然而,當消費者繳費后,卻發現課程質量與直播中承諾的大相徑庭。一些機構甚至在合同中設置陷阱,如“乙方在接受授課后如單方面終止合同,甲方需要核算已上課時數、服務次數、違約金等條件后,才能將剩余學費退還給乙方”。這樣的條款,使得消費者的退款之路更加艱難。
面對這樣的培訓陷阱,中老年人應該如何防范呢?首先,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高額回報的承諾。在選擇培訓課程時,要仔細核實機構的信息和信譽評價,查看合同條款是否清晰明確。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咨詢相關的法律專業人士,獲取專業意見。
六旬老人學無人直播,兩月狂賺十余萬?警惕!短視頻培訓背后陷阱-4.jpg (45.48 KB, 下載次數: 46)
下載附件
2024-10-19 11:20 上傳
其次,如果遇到了培訓陷阱,消費者應該積極維權。可以通過向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或舉報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投訴無法解決問題,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起訴相關公司,要求返還學費并賠償損失。
總之,短視頻培訓雖然是一個新的風口,但也存在著不少陷阱。中老年人在選擇培訓課程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管力度,打擊虛假宣傳和消費欺詐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六旬老人學無人直播,兩月狂賺十余萬?警惕!短視頻培訓背后陷阱-5.jpg (24.59 KB, 下載次數: 40)
下載附件
2024-10-19 11:20 上傳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獲取信息,更要學會如何辨別信息的真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被虛假信息所迷惑。希望中老年人能夠保持警惕,遠離培訓陷阱,實現自己的致富夢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