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也發現了,小紅書正在爆改成大型線上英語角。
近幾天來,大量IP定位在美國的用戶自發涌入小紅書發帖,他們自稱“TikTok難民”,表示此舉是為了應對TikTok在美國可能被禁的情況。截至1月16日,話題#tiktokrefugee已有超過7億瀏覽量。這是一場沒有預演的“賽博遷徙”。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為了盡快優化針對外國用戶的功能,小紅書團隊從1月13日晚就開始加班。
而對于“原住民網友”來說,這也是一場堪稱奇妙的體驗。當你打開小紅書,不僅首頁被各色外國面孔霸屏,而且無論是趨于內卷的音樂區,還是質樸無濾鏡的“三農賽道”,幾乎每個領域都擠滿了美國人。就連國內博主發的內容,評論區的英文含量也驟然升高。
這是中文社交平臺上久違的“地球村”氛圍。從第一天起,網友們就在幫助這群“賽博移民”適應新的社交環境,海量碎片化的“新手指南”散布在各個角落。“請提供你的貓稅”“把你的英語作業給我”“v我2美刀”……這些內容幾乎無處不在。僅僅幾天沒上網的人或許都會疑惑,這些梗都是怎么冒出來的?
為此,我們總結了一份給外國用戶看的“小紅書使用指北”,又稱“小紅書規則怪談”。在整理過程中,我們也感到驚訝,即使是處在不同社會文化環境里的人,對于交流和理解也有如此相同的渴望。相比之下,語言的阻隔是那樣微不足道。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jpg (3.65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一:交貓稅(Pay cat tax)
來到小紅書第一件事,請入鄉隨俗地“上繳”自家貓咪的可愛照片作為“貓稅”。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jpg (106.61 KB,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美國網友一本正經地把自己的貓咪po了出來。(圖/小紅書截圖)
在文化背景迥異、語言習慣不同的情況下,寵物成為最好的破冰話題。當你熱情友好地向地球另一端的網友分享自己的貓咪照片,這種互動行為也被稱為“交貓稅”。
對這條規則深信不疑的新用戶,則會把自己沒有在平臺上偶遇中國人的原因歸結于自己沒有貓,“為什么我刷不到中國人呢?是因為我沒有貓嗎?我發誓我很快會得到貓。”但事實上,“交貓稅”的范圍早已不局限在貓,小狗、兔子、羊駝甚至是農場里的雞鴨牛羊,任何你想得到的動物照片都可以充當社交貨幣,拉近網友之間的距離。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3.jpg (62.62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中國網友還請AI炮制了一張“收據”,發給外國網友作為已繳納“貓稅”的證明。(圖/小紅書截圖)
就像一位名叫“紅薯仙人”的網友所說的那樣,“你不需要去特地買一只貓來交貓稅,你可以選擇分享美麗的風景、可愛的寵物,或者任何你喜歡的東西都行,貓稅只是一個能讓我們快速展開聊天的話題。因為我們相信能照顧好寵物、植物或者其他人的人是一個好人,我們想跟好的人聊天?!?br />
只不過,本來想借這個機會提升外語能力的網友,卻喜提了一堆萌寵照片。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賽博串門行為中,手機剩余容量或成最大受害者。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4.jpg (4.06 KB,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二:v我2美元,幫取中文名
(The price of a Chinese name is 2 dollars)
外國友人賽博入駐第二步——在線求取中文名。
襯衫的價格是9鎊15便士,中文名的價格則是2美元。要知道,對于非英語母語的人來說,一上來就要記憶批量英文名是有些難度的,這個難度不亞于讓大爺記住馬冬梅。在熱心網友的建議下,外國網友紛紛發起“在線征名”,于是就出現了“兩美元幫外國友人取中文名字”的服務。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5.jpg (24.94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6.jpg (11.72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提供“服務”的網友。(圖/小紅書截圖)
IP廣東的網友或許還會告訴你,取中文名要認真起來,那講究可多了,最基本得先弄明白生辰八字。由此,也就衍生出一系列“本土化付費服務”:看八字、算卦,甚至改命。不過,這也能玩出價格內卷,原本2美元的價格,最近被打出了2元人民幣的全網最低價。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7.jpg (4.17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三:共享作業
(Help me,
and I will help you)
沒錯,大型國際版“作業幫”現場在小紅書上演了。在外國友人任何一條帖子底下,評論區都可能出現這句話:“help me”,并附上一張英語試卷,請求他們幫忙答題。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8.jpg (32.47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一個作業求助帖子下,有好幾位外國博主主動請纓。其中一位還發來了免責條款:“My English is pool”,以身作則地展示了他的English確實有些poor。(圖/小紅書截圖)
不久,就有美國人發視頻稱,“我們在你的英語作業上犯了很多錯誤”;還有人自嘲:“我知道美國教育很糟糕?!?br />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9.jpg (100.34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博主稱一些英語測試題美國人也會犯錯。(圖/小紅書截圖)
當然,要寫作業的也不只中國學生。當外國網友在小紅書上發筆記詢問是否有人能給自己的中文作業標上拼音時,故事就從“help me”翻轉成為“help you”,一些網友開始給那些被漢語拼音難倒的外國人提供幫助。
在一則求助帖的評論區,有中國式家長回復:“zi ji de zuo ye zi ji zuo!”這位作業還沒完成的朋友怕是要傷心了。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0.jpg (86.66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美國網友在線求助。(圖/小紅書截圖)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1.jpg (4.03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四:中國人的梗,誰懂?
(Foreigners teach,
foreigners learn)
“牛啤聽起來像牛B”“3Q就是謝謝”“666 means very good”……最近小紅書上突然冒出一群切換賽道的英文外教,他們暫時放下賣雅思口語課的KPI,開始向外國同胞傳授中文互聯網的各種梗,百萬播放量的教學視頻見證了“一個敢教,一個敢學”的賽博支教現場。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2.jpg (58.47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中文互聯網語境的emoji教學。(圖/小紅書截圖)
除了各種英文縮寫詞和數字梗,中文教師還會叮囑他們,發emoji也要特別注意它在中文互聯網上發展出來的特殊涵義,比如“微笑”表情表達的并不是友好,“綠茶”表情也不能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3.jpg (14.12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把拼音轉換成英文單詞教學效果更佳。(圖/小紅書截圖)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4.jpg (4.16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五:不要強行使用機翻
(We can read English)
2024年風靡全中國的手游《沙威瑪傳奇》,帶火了一句AI味滿滿的宣傳語“讓我們說中文!”,這句話放在美國小紅薯身上也并不違和。
起初,很多網友建議外國友人盡量使用中文發帖,對于這些從未學習過漢語的美國人而言,在小紅書上線即時翻譯功能之前,基本只能依靠谷歌翻譯和中國人交流。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5.jpg (23.99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為了打破語言的阻隔,不停有熱心網友安利各種翻譯軟件。(圖/小紅書截圖)
不過,機器翻譯的結果總是讓人加倍云里霧里。當看見外國友人用“機翻體”寫東北旅行小作文時,有網友直言:“你就寫英文吧,我們能看懂,這中國字我是真要捋捋。”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6.jpg (49.85 KB,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冰雪大世界讓我的體毛失去了保溫”喜獲萬贊。(圖/小紅書截圖)
不過,美國網友很快就學會了充滿中國特色的整蠱方式,比如用小語種發一段毫無意義的話,給每個試圖翻譯這段小眾文字的外國網友回贈一個“當你閱讀一分鐘,你就浪費了60秒”的迷惑瞬間。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7.jpg (25.64 KB,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連狗頭表情的使用都十分對味。(圖/小紅書截圖)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8.jpg (4.3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六:小心!別被認識的人抓包
(In xiaohongshu,you can even find your dad)
眾所周知,小紅書以極其精準的算法推薦功能被某些人“忌憚”,尤其是那些無比擔心自己用來上網沖浪的“馬甲”某天突然被現實生活中的親友撞見的人。
高精度的算法推薦對外國人也同樣適用,這讓“隔空認親”的戲碼在外國友人身上火速上演了。最出圈的例子當然是@ROOK的評論區底下那句女兒的“omg…dad”,目前女兒的小紅書主頁介紹已經改為“yes i'm the daughter”。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19.jpg (72.81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隔空認爹”引人關注。(圖/小紅書截圖)
對此,最好的應對方式或許是聽取中國網友的建議:小紅書的“收藏夾”其實是可以隱藏的。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0.jpg (3.88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七:Momo不是一個人
(Momo can be everyone)
在發布求助帖時,有很多外國朋友發現評論區總是能收到昵稱為“Momo”的用戶貼心回復,他們很想知道Momo是誰。
但在中國互聯網里,這些Momo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支神秘大軍。他們共享著統一的粉色恐龍頭像和昵稱,分散在世界各地,自由抒發真實的想法。
人人都是Momo,等于沒有人是Momo。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1.jpg (68.57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老外也是要走流程的,質疑Momo,理解Momo,成為Momo。(圖/小紅書截圖)
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mo”。了解到Momo身份帶來的隱身功能之后,一部分美國網友也迅速改頭像換昵稱,搖身一變成為了“洋Momo”,開啟了新的沖浪生活。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2.jpg (4.42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八:早C晚A
(Morning for Chinese and evening for American)
TikTok friends的大量涌入,讓小紅書成為了24小時都有博主在線的全天制App。中國與美國的時差大約是14個小時,大家上線平臺的時間剛好錯峰,于是造成白天中國用戶刷完App之后,晚上美國用戶無縫接替的情況,網友戲稱為“早C(Chinese)晚A(American)”。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3.jpg (75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早C晚A。(圖/小紅書截圖)
美食愛好者是受到時差問題沖擊的第一批人。國內網友午餐時間分享美食的友好舉動,在美國用戶眼中,是對深夜饑腸轆轆的自己的一種“靈魂暴擊”。他們發現,比睡不著更難受的,原來是吃不著。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4.jpg (4.31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九:
別急,等我邀請你再下載PDD
(Don't cut a knife yet, wait for me to invite you)
有人還停留在提升英語水平的階段,而有人已經看到這次TikTok friends入駐的商業價值,并準備開始“薅洋毛”。他們企圖借助外國友人的新ID身份,完成自己在某購物平臺的拉新活動指標,賺到這波熱度的第一桶金。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5.jpg (29.87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我們可以解答你的任何問題,但你必須先幫我“砍一刀”。(圖/小紅書截圖)
對此,我們對外國友人的建議是:在沖浪的過程中,遇到分享鏈接讓你下載軟件的用戶,請務必拒絕他們。如不慎下載,不要相信軟件內那個“只差0.1%”的進度條,否則你將會遭遇一道永遠跨不過去的“坎”。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6.jpg (3.66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規則十:使用中文世界通用表情包
(Use Chinese emoticon)
如果說“交貓稅”是打開對話的前提,那么交換表情包則有助于外國友人更絲滑地融入中文社區的氛圍。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7.jpg (26.67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當美國網友向中國網友索要熊貓表情包。(圖/小紅書截圖)
熊貓頭、甄嬛傳、豬豬俠……這些中文互聯網中一圖勝千言的網紅表情包,同樣沒有缺席這次的賽博對談。它們一出場,兩國網友交流內容的好笑程度頓時從100%變成了1000000%。
老外的小紅書沖浪指南,我逐條學習-28.jpg (17.19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2025-1-17 09:40 上傳
雙語版表情包。(圖/小紅書截圖)
面對外國友人在線求表情包的帖子,中國網友也慷慨地分享出了各自壓箱底的祖傳meme圖,有些網友甚至體貼地制作了雙語版本。在你來我往的表情包斗圖中,大家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共享同一個歡樂的時刻。
中文互聯網的幽默與才華在外國人涌入小紅書的這幾日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這些沒有阻礙的對話也大多數是以尊重和包容為前提。有網友說,這像是李華這么多年終于收到了回信,而信中使用的什么語言、說的什么內容反而沒那么重要了。
沒有人能準確知道這種珍貴的交流能維持多久,就像之前沒有人能預料到會發生這場大型“賽博遷徙”。但對于渴望友好交流的中外網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契機和窗口。盡管現實中我們無法擁抱彼此,但幸好在電子世界中,我們再次張開了懷抱。
<hr>來源:微信公眾號“新周刊”
作者:哈吉 小薇 PP
編輯:潘茜
【聲明:本號為宣傳傳媒領域融合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平臺,屬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