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遭遇新敵人,會不會再次成為騰訊“棄子”?-1.jpg (32.97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2024-8-23 13:20 上傳
短短幾年間,微視從背負重任,到逐步關停,再到被騰訊復活并大力扶持,但在短視頻格局初定的情況下,內外皆有強敵,微視還有多大勝算能跑出來?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作者:徐苑蕾,編輯:陳澗,設計:甄開心,實習生:陳雪瑩
微視儼然迎來“春天”。
近半個月來,微信已經向微視開放兩個重量級的權限:一個是微視在微信生態內分享的權限,另一個則是近日朋友圈發布入口導流至微視app的權限。
雖然騰訊方面隨后表示,微信為微視提供入口只是廣告性質的限時推廣,但有騰訊員工表示,這背后離不開騰訊高層的推動。效果也快速顯現,微視再次登頂App Store免費榜。
微視遭遇新敵人,會不會再次成為騰訊“棄子”?-2.jpg (6.68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2024-8-23 13:20 上傳
▲微信上出現微視入口。
說起微視,在騰訊內部就像個命途多舛的孩子,崛起于微博事業部,然后逐漸被整合、被降級、被邊緣化,最后在社交網絡事業群(SNG)重新被復盤。
盡管騰訊以微信、QQ兩大“黃金入口”為復活后的微視導流,并給予巨額補貼支持內容生態的建設,但也難以掩飾微視在短視頻賽道的落后與乏力。
除了抖音、快手等強敵環伺,微視還面臨怎樣的危機?
死亡與重生
2013年,4G技術的成熟使短視頻成為BAT各家布局的熱門方向。彼時,阿里投資了趣拍,新浪微博也一直為秒拍輸送流量。微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2013年下半年,微視上線,主打8秒短視頻,并且支持分享到微信與騰訊微博。從戰略上來看,當時騰訊將微視視為拳頭產品,與騰訊微博并駕齊驅,歸屬于微博事業部。
2014年春節,微視第一次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在李敏鎬等明星的電視廣告助推下,微視官方宣布春節期間日活躍用戶一度高達4500萬人,短視頻總播放量達到上億次。
然而,微視的瓶頸期也是從春節后開始。有騰訊離職員工表示,原因一方面在于微視產品定位不夠清晰,不管是紅人還是用戶的活躍度都開始呈下降趨勢;另一方面則是美拍的截擊,從產品功能上,微視的濾鏡、MV工具等都與美拍存在一定差距。
而后,隨著騰訊微博被放棄,微視像斷了一條臂膀,失去了賴以傳播的土壤。加上微信也在籌備小視頻功能,微視在騰訊內部的位置愈發尷尬。在騰訊內部的賽馬機制下,如果匹配了資源但效果不明顯,最終產品線只有被裁撤的命運。
2017年4月,微視被直接關停。
但令人意外的是,僅僅過了一年,騰訊又復活了微視。今年3月,騰訊集合了前微視團隊打造產品。不過,從產品設計上來看,重新回歸公眾視野的微視其實是一款全新的產品,數據也沒有和老微視打通。
微視遭遇新敵人,會不會再次成為騰訊“棄子”?-3.jpg (197.05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2024-8-23 13:20 上傳
▲微視APP截圖。
有傳媒行業分析師表示,騰訊重回短視頻市場的決心比過去更加堅決。短視頻的用戶規模增長迅猛,短視頻產品正在搶占用戶的時間,對于熱衷于討論“流量變現”的互聯網公司來說,短視頻是獲取用戶、轉化用戶的重要入口。同時,隨著抖音、快手的快速崛起,騰訊不可能允許自身的流量被大規模分攤,于是領投快手D輪,復活微視,都是水到渠成。
高光時刻
新微視歸屬于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由QQ空間團隊負責,在騰訊資源傾斜下,似乎迎來了第二次高光時刻。
在產品功能上,微視今年以來相繼推出了高能舞室、視頻跟拍、歌詞字幕、AI美顏美型濾鏡等四個功能,并打通了QQ音樂的曲庫。不僅如此,騰訊還宣布,除了音樂,騰訊生態里的所有游戲、動漫、影視、綜藝都將為微視提供內容支持。
今年4月,一度傳出騰訊為微視推出大規模的補貼政策。一張《微視短視頻項目說明書》的截圖廣為流傳,其中提到補貼金額為30億,補貼時間為4-8月。
微視遭遇新敵人,會不會再次成為騰訊“棄子”?-4.jpg (38.31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2024-8-23 13:20 上傳
▲網上流傳的微視短視頻項目說明書截圖。
雖然騰訊方面隨后否認了截圖的相關內容,但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有接近騰訊的人士表示,這30億來源于企鵝號2017年公布的“百億扶持計劃”。
在去年底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集團首席運營官任宇昕曾介紹,騰訊將打造全新的企鵝號,計劃2018年投入100億元服務圖文資訊和短視頻的創作者,而微視正是該計劃中的一環。
在流量上,騰訊同樣為微視傾注了可觀的資源。今年4月,微信暫停了微視、快手、抖音等多家短視頻平臺外鏈的直接播放功能,但從8月開始,就有用戶發現微信解封了微視。同時,QQ也為微視的下載進行引流推送。
5月份,馬化騰甚至為了微視,不惜與張一鳴在微信上公開辯駁。當時,張一鳴在朋友圈中曬出抖音在蘋果商店排名第一的截圖,提及:“微信的接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馬化騰隨即在下面留言:“可以理解為誹謗。”之后雙方大打口水仗,先相互起訴不正當競爭,后又不約而同報案,互斥“黑公關”。
微視遭遇新敵人,會不會再次成為騰訊“棄子”?-5.jpg (24.46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2024-8-23 13:20 上傳
▲馬化騰、張一鳴曾因為微視打口水仗。
值得一提的是,在騰訊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還特別提及到微視。騰訊總裁劉熾平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微視的使命是向騰訊的社交App和瀏覽器App推送微視頻。“公司將大力投資微視平臺,對其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幸好,微視還算爭氣。今年6月,在騰訊視頻《創造101》真人選秀節目的推動下,霸榜iOS免費下載排行榜多日的抖音被拉下了馬,取而代之的正是它的死敵——微視。
微視的敵人
8月底,一款名為“有視頻”的App在應用市場上線。有接近騰訊的人士表示,“有視頻”正是騰訊在賽馬機制下對標微視的新產品,由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OMG)孵化。
據“短視頻工場”報道,早在內測階段,就有知情的MCN機構透露,“有視頻”主打1-5分鐘短視頻,類型有點像“B站+微博”或者instagram的IGTV,而且聲明“內容獨家才有補貼,并且比微視高”。
微視遭遇新敵人,會不會再次成為騰訊“棄子”?-6.jpg (27.41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2024-8-23 13:20 上傳
▲“有視頻”內容采購計劃。
根據觀察,“有視頻”上已經有不少明星與頭部達人的身影,比如蔣夢婕、深夜徐老師、一禪小和尚等。“有視頻”的內容主題相比微視更加高端,以PGC為主,產品定位有可能以一二線高端人群為主要受眾。另外,App主打“賽道”概念,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已經有100位北京電臺以及電視臺主持人入駐到“聲音賽道”。
上述接近騰訊的人士表示,在騰訊內部如果孵化的新產品成功“跑出”,那么舊產品則極可能被放棄。
內憂不止,外患更是難以平息。雖然微信距離上一次登上App Store免費榜只隔了三個月,但如果把時間軸拉長一點,微視復活以來的月活躍用戶規模和抖音、快手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根據Q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半年大報告顯示,2018年6月,抖音的月活躍用戶規模為2.07億人次,快手為2.31億人次,而同時期微視的月活躍用戶規模僅為0.43億人次。
微視遭遇新敵人,會不會再次成為騰訊“棄子”?-7.jpg (18.09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2024-8-23 13:20 上傳
▲微視月活用戶遠低于抖音、快手等,圖片來自QuestMobile。
在內容運營方面,抖音在時間上已經搶先一步形成生態,頭部創作者不會被其他平臺的補貼所輕易打動,因為他們在抖音上的商務收入已經遠超補貼。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微信來說,只有通過公會吸引足夠多的底層玩家,扶持起自己的頭部內容,才能建立起自身的內容生態。
微視曾被多次報道身陷公會“欠薪”質疑當中。根據36氪的報道,有接近騰訊的人士表示,微視的內容補貼預算費用已經被“砍半”,“基本可以判斷,騰訊已經對微視不抱什么希望。”
但對于微視來說,最走不出的怪圈,始終是其與抖音的同質化問題。互聯網分析師葛甲認為:“微視之所以復活是為了抵御抖音、快手的聲勢。短視頻的標準都是快手和抖音制定的,只要它們不犯錯,基本沒追上的機會。”
在短視頻基本格局已經形成的情況下,微視想要崛起,就必須去抖音化,而且形成自己的顛覆性特點。但目前來看,微視只是“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顯然用戶不會想在微視上看到與抖音、快手重復的內容。
版權聲明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